支出金额与实际发票金额不一致怎么做账?-会计实操
首页财务资讯正文

支出金额与实际发票金额不一致怎么做账?

更新于:2019-09-04 17:59
标签:发票金额,金额,实际,一致,支出

支出金额与实际发票金额不一致怎么做账?

发票金额小于付款金额。

1、发票不够

5000元的发票只能入账设备5000元,不能入账8000元

2、付款与设备入账金额没有直接关系,付款只涉及往来

3、如果多付或少付,都只能挂往来,这个往来账要平的话,就需要追发票金额,与实际需要的8000元和付款的一致

发票金额大于付款金额。 

主要有几种: 1、开票方(收款方)优惠,不计零头,但不愿做返利开红票手续; 

2、报销人让开票方故意多开,以便报销时可以虚报。 

账务处理时,应该按实际付款金额入账,发票金额大于付款金额的,不受影响。发票金额小于付款金额的,应该补足发票。 

从管理上讲,应该严格审核采购项目金额,杜绝上面所讲的第二种情况发生。 

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平销行为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》规定: 

1、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,无论是否有平销行为,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,均应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金,并从其取得返还资金当期的进项税金中予以冲减.应冲减的进项税金计算公式如下: 

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金=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X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

增值税发票上的金额和税额是什么意思?

增值税发票上的金额指的是税外价格,即不包含增值税的价格,税额指的是应缴纳的增值税的税金。如所述,税额是需要交纳增值税的税额。增值税税额的计算方式为税额=销售额×税率。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》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,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增值税额,为销项税额。销项税额计算公式:销项税额=销售额×税率。

第六条 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,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。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。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,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。

第七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,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。

支出金额与实际发票金额不一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,一种是支出金额比实际发票金额要多,一种情况是支出金额比实际发票金额要少,不同的情况处理办法不同。“支出金额与实际发票金额不一致怎么做账?”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在上文给大家解答了,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有疑问的话,可以直接在财知云网点击咨询进行提问。